菩薩會戒開示〈上〉

朗欽加布仁波切 (6/1/2001教授於岡波巴中心)

今天在聽聞佛法的一開始,首先我們要想到,有遍滿虛 空的眾生,就有這麼多的業及煩惱;因為有業及煩惱的緣故,所以產生這麼多的痛苦。今天我們是為了要使一切眾生脫離煩 惱,並且希望他們都能獲得清淨的佛果,所以來聽聞這個珍貴的菩提心教法。關於這珍 貴菩提心的妙寶,十九世紀的大成就者巴楚仁波切說:「有菩提心是最殊勝的;沒有菩提心的話,就失去了方便。」沒有一個佛是不具備菩提心而能成佛的。過去的 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未來的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現 在諸佛同樣也是依止菩提心而成佛。如果你不具有菩提心的話,無論聽了多麼深的佛法,都仍然是不完全的。

如果真的要講菩提心的利益,其實是無量無邊的。為什麼一開始就要講 菩提心的利益呢?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菩薩行論》,一開始也是先講菩提心的利益;我的根本上師昆努仁波切在《菩提心贊頌寶炬》中,同樣也以講授菩提心利益做 開始,因此我也是要先說菩提心的利益功德。 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大略說一點。

華嚴經云, 「菩提心,能成就一切世間利益,堪為諸殊勝業作利益,作 依作根也。」具有菩提心才有成佛的可能,沒有菩提心的話,無論怎麼做都沒有辦法成佛。要進入大乘,就必須先對菩提心有充分的了解,然後才能 對成佛生起決定的信心。菩提心是一切的根本及精要。就算是要修氣脈,若是不具有菩提心,也沒辦法 得到圓滿成就。不具足菩提心的人,對空性的了解也不可能圓滿,就像阿羅漢沒辦法成就佛果一樣。有些人只注重心的某一部分的小小禪定,而不修 養菩提心,這就像是沒有看到大海,卻只注意牛走過的腳印一樣。菩提心是入大乘教法的主幹、根本, 是佛所說一切教法最精髓的地方,修行道路一開始的關鍵就是菩提心。

有些人以為發菩提心就只是發一個希望一切眾生成佛的願而已,這是不 了解它的重點;有些人認為發菩提心 就好像只是不殺生、不講謊話等等,只是受一些戒而已;而有些人不敢受菩薩戒就是因為怕守這些戒。 眾生有種種不同的心態,就好像佛陀在講甚深空性的時候,有些眾生就聽不下去。其實,大家在受皈依 的時候,皈依的規律裡就包含了不殺生的戒律;因為皈依的時候說不傷害一切的眾生,就是不殺生的意 思。就算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講,當沒有慈悲心的時候,這世間就會混亂不安,就像最近尼泊爾政治情況一樣。總而言之,了解菩提心是非常重要。

從前阿底峽尊者在菩提迦耶佛陀成道之處繞塔經行的時候,他的心裡突 然想到,我們要成佛的一切諸法中何者是最重要的呢?當他心裡這麼想的時候,他 抬頭一看佛塔上面的天空,有很多天人在互相講話,也在談論這個問題。其中一位天人提到要成佛最重要的 就是要有菩提心。阿底峽尊者聽到了這些,因此也認為的的確確菩提心是成佛的關鍵。之後,他所寫的《菩提道燈論》等等著作,都是在闡明菩提心重要性的論著。 我們的一切修行,從一開始的前行、正行、到結行的迴向,都要以菩提心作基礎來修。

要生起菩提心的開始依止是悲心。就好像是母親愛自己的獨生子女,所 生起的種種照顧之心一樣,是不由自 主就生起的悲心。我們也要以這種方式對一切眾生生起無量悲心。但是即使這樣子的悲心也不是只有佛 教才有的,外道裡也有這樣子的悲心。舉個例子說,從前印度有個外道,也去岡底斯山朝聖,因為他們相信岡底斯山是陰陀 羅神(遍佈天神)的聖地。陰陀羅神為了考驗這個外道,在岡底斯山上化現了一座宮 殿,裡面有一個法座,在寶座上坐有一隻小狗。陰陀羅神 為了考驗他,在岡底斯山掀起一陣大風,讓這位外道覺得快要凍死掉了,然後陰陀羅神化作一個人,對 他說:你趕快到那宮殿裡把小狗趕走,躲在裡邊就不冷了。這位印度教徒對化作人的陰陀羅神說:不可以,我是眾生,小狗也是眾生,還是讓小狗在那邊,我 死掉沒關係。這也是一種悲心的發起。

但是這種悲心在佛教裡是不夠的。佛教的悲心不僅是希望眾生脫離痛 苦,更希望眾生能得到佛果,這樣的悲心跟外道的悲心是不一樣的。一 般人都只是嘴巴上面講講,希望一切眾生得到佛果,卻不知道發菩提心的關鍵所在。其實要發起真正的 菩提心不是那麼簡單的,要一步一步來。為什麼要先受這個菩薩戒,就是因為先受了菩薩戒,就有了依止,可以以戒律來約束自己,然後開始精進的修行。這就像世 間法用法律、規矩來依止,才有行為的準則一樣。就如同總統就職要有舉手宣誓的儀式,同樣的,受持菩提心也 要發願。只有當內心真正發起菩提心的時候,才會很自然的去幫助別人,就像母親要幫助子女一樣,完全沒有顧到自己。而且一旦對輪迴還有貪著的心念,也就沒法 真正得到出離的佛果。總而言 之,菩提心是非常重要,必須對菩提心不共的功德有所了解,而不是僅僅在字義上講講而已。

以達賴喇嘛為例,雖然他沒有錢,可是不論走到哪裡都很受到人們的歡 迎,這是因為他具有真實菩提心的緣 故,自然而然人們看到他就會產生歡喜。昆努仁波切在「菩提心讚頌寶炬」裡講過,如果要在世間上講人人都會歡喜的談話,那一定就是具有菩提心內容的話。如果 光是在字面上提到菩 提心就能有這樣的利益,具有菩提心涵義的談話就更不用提了。

明天所要傳的菩薩戒儀軌是直貢噶舉的始祖吉天宋恭所寫的。這儀軌有 個具有極大加 持的故事。當吉天宋恭在直貢的寺廟時,第一世的噶瑪巴杜頌 欽巴來到直貢。岡波巴有三個由康巴地區來 的弟子,其中一個是帕摩竹巴,一個是杜頌欽巴, 以及賽東修貢(兔唇)。吉天宋恭是帕摩竹巴的 弟子,就輩份上而言,杜頌欽巴要比吉天宋恭來的高,因此當杜頌欽巴來到直貢時,吉天宋恭派數以萬計的僧人來歡迎他。當杜頌欽巴從 遠方走來的時候,剛開始看到的吉天宋恭是平常人的樣子;但是當他走的更接近時,他看到吉天宋恭變成龍樹菩薩的樣子;等到達其面前時,吉天宋恭卻又成 了釋迦牟尼佛的樣子。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杜頌欽巴也非常尊重吉天宋恭,請吉天宋恭傳給他菩薩戒。吉天宋恭因為尊重杜頌欽巴的是岡波巴的親傳弟子,所以也請 杜頌欽巴傳授他菩薩戒。所以在現在的史書裡,噶瑪噶舉說杜頌欽巴傳菩薩戒給吉天宋恭,而直貢噶舉說吉天 宋恭傳菩薩戒給杜頌欽巴。帕摩竹巴的另 一弟子尼阿捨,據說成就了很多的神通,包括可以騎在發瘋的熊身上等等,雖然尼阿捨的年齡比吉天宋恭大,他也請吉天宋恭傳給他菩薩戒。很多像這樣子的大成就 者都請求吉天宋恭傳 授菩薩戒。

吉天宋恭講的金 剛語結集裡面特別提到,大、小乘的根本分別是在於發心,顯 教與密續的分別是在於灌頂,而佛教與外道的分別則是在於皈依。如果具有廣大的心量,即使修的是小乘法,也能轉到大乘的道路上。對於初發心修 學的人來說,最主要的行為依止是在於世俗菩提心,加上正見作為所需要的助緣,進而得到解脫,最後 以勝義菩提心證悟究竟了義的結果。世俗菩提心並不是我們所要證悟的結果。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開始時最重要的是善良心。 有一句話說,如果具有善良心,所證到的菩薩十地、五道也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發心是惡的,就會墮入三界九地和世間五道。九地包括欲界、色界四禪天、和無色 界四禪天;五道則是把六 道裡的天道與阿修羅道算為一個。

同時,就像我們要請轉輪聖王來,必須先要把環境整理乾淨,國王才會 來一樣,當我們要請授菩薩戒時,也要先把自己的心清理乾淨,以善良心把不好的 心念去除乾淨,然後才能具足菩提心。所以這次傳菩薩戒時,必須要先清淨會場,把會場佈置莊嚴,這 並不是由於我個人的偏好,而是有這麼一個緣起的關係。有一個常啼菩薩的故事:在他求法過程中,為了請聖法菩 薩傳他菩提心戒,也想把傳法的地方整理 乾淨,但是因為有魔障干擾,使他怎麼也找不到水,於是他為了打掃環境,就把自己的手割開來,用血來清理環境,最後才求到這個法。像菩提心這麼珍貴的東西, 即使是有再多的金銀財寶也買不到。只有具備一顆善良的心,才能接受到菩提心的教法;否則,如果是具有惡心的人,則會連聽也不想聽,根本接受不了菩提心的教 法。今天大家能坐在這裡接受菩提心的教法,正是因為過去積集的福德因緣所造成的。

在佛法裡,世俗菩提心被比喻為是父親,而般若空性就像 是母親一樣。為什麼說般若空性是母親呢?因為從空性裡可 以生出佛、辟支佛、菩薩、外道等種種。為什麼說世俗菩提心像父親呢?這就像一般人是跟著父親的姓 氏,我們正是因為與生具有世俗菩提心,所以可以被稱為菩薩。世俗菩提心強調要以慈悲心作為依止。若不具足世俗菩提心的話,那就會像是聲聞緣覺一樣,因為他 們沒有發菩提心。

要了解世俗菩提心,可以從三部份來講:一、學習何為四無量心,二、 發起殊勝菩提心,三、世俗菩提心的學處。修習四無量心的意義在於利他。一般人做事情都先自己的利益開始著眼,但是因為太過於注重自己的利 益,最後反而對於他人與自己兩方面都造成傷害。聲聞緣覺由於並沒有生起利他的心念,所以並沒辦法成就佛果。也就是說 只有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情的話,則有這樣的過患。

《入菩薩行論》中說,「珍貴菩提心妙寶,未 生菩提願生起,已生菩提不退轉,祈願增益更得上」。為什麼稱為「珍貴菩提心妙寶」呢?這是因為悲心而希望從輪迴痛苦中解脫成就佛果, 這個心願就是菩提心。因為悲心是利他而沒想到自己利益的,所以稱為妙寶;如果能夠真正了悟到無 我,則同時證入了勝義菩提心的境地。也就是說,在這句裡包含了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兩重意義。「未生菩提願生起」,義指要使未生菩提心生起的方法就是四 無量心。「已生菩提不退轉」,義指我們要隨時增長這個殊勝的菩提心。「祈願增益更得上」,義指我 們要學習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的學處,依止四無量心來修習。簡單的說,就是要依止在慈心和悲心上。更簡短的說,就是要從悲心開始著手。

佛教強調依止四無量心而得佛果,但是外道也 有慈、悲、喜、捨「四梵住」,不同的地 方就在於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成就梵天果位。「四無量心」與「四梵住」差別包括:一、前者有脫離輪迴的出離心願,而後者沒有此心願。因為四梵住的梵天果位還是 在色界裡輪迴。二、四梵住不具有菩提心。三、外道對空性沒有真正的了解,而佛教強調遠離戲論的空性。 四、四梵住不了解無我的道理,認為有個真我的存在。由於有這四點不同,外道無法證得真實遍智的無量佛位。為什麼說無量呢?第一、所證 得的功德是無量的,第二、所利益的眾生是無量的,第三、我們所要生起的心量是無量的。

菩薩會戒開示〈下〉
 

朗欽加布仁波切 (6/1/2001教授於岡波巴中心)
 

(接上期四無量心--)一般以講經論的角度來說,是依慈、悲、喜、 捨的順序解釋;但從修行的口訣來講,則依照派別有不同的講解順序,寧瑪派是從「捨」開始講,噶舉派則從「悲」開始講。今天我們要由寧瑪派的角度來解說這四 無量心,就像開始時我們祈願「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這句話的涵義就是『捨』,也就是平等的意思;「具足樂及樂因」,則是『慈』心的體 性。同樣在第二句中,「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意思,「遠離苦及苦因」則是『悲』心的體性。

一般解釋「慈、悲」都是以三個層面來講,如「慈」有緣眾生慈、法緣 慈、無緣慈;「悲」有緣眾生悲、法緣悲、無緣悲。而四無量心又可分為「有緣四無量心」及「無緣四無量心」。所謂「緣」就是依止。「有緣四無量心」指的是依 止特定的對象,「無緣四無量心」義指對空性的了解而沒有特定依止的對象。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辦法詳細說明。今天先講「慈、悲」。

從修行的角度而言,四無量心有兩種修法,一是「止」觀察修,一是 「觀」直觀。「慈、悲、喜、捨」皆各有其禪定,所以也皆具有「止」與「觀」兩種修法。而講解經論與修行口訣的講法也有不同。現在以「捨」開始做觀想:自己 站在中間,右邊是對我最不好的敵人,左邊是我最親近的親人;右邊的敵人不斷對我發出惡言而令我內心升起嗔意,親人則是從左邊發出愛語而讓我升起貪愛之念, 藉由這種觀想而使自己對嗔恚與貪愛執著通通放下。這就如同是拿斧頭砍樹一樣,砍木頭的斧頭上的柄也是木頭做的;同樣的,今天我們因內心的執著產生敵人與親 人的分別,但是親人和敵人與我們的關係並不是永遠是這樣子的,常常會改變的。有時親人會變成敵人,敵人也會變成親人。就如昨天(編按:2001年六月初)尼泊爾王子殺死了國王全家,原本是一家親人,但是轉眼卻成了仇敵。 或者也可以說,這是以前的冤敵,今世做了兒子來報仇。佛經裡也曾提到,有個阿羅漢在托缽時, 看到一名男子懷裡抱著兒子逗弄嬌寵,手裡一面拿著魚吃,一面又丟石頭打一條野狗,不讓它靠近吃骨頭。這名阿羅漢有天眼通,因此知道這男子吃的魚是他已去世 的父親的轉世,打到的狗前世是他的母親,而懷中的兒子是他以前殺死的敵人來投胎的。所以說,我們要把敵人、親人與我們的關係想成是不確定的;經過不斷的輪 迴轉世,這些怨親債主的角色不斷在變化。依照這種無常的觀想,自然而然會升起怨親平等的觀念。這是以世間的角度來觀修。如果要從佛法的角度來觀修,就如同 密勒日巴因怨敵的迫害,所以升起修行的心願一樣。當面對敵人傷害的時候,要用平等心來觀,才會對我們的修行有所幫助。

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就是菩薩,必須要修六度波羅密;佛經上說修一 百年的布施比不上修一天持戒的功德;修一百年的持戒比不上修一天的忍辱功德;佛的莊嚴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也都是因為累世修行忍辱所得的佛果。所以我們 行菩薩道時,對於敵人的傷害要以平等心、忍辱來看待。但是所謂的「忍辱」並不是僅僅要忍受別人的傷害,而是要了解到空性,至少應該要做到將親人與敵人看做 是幻化、不確定的。否則如果只是一味的忍耐,終有一天再也忍受不了時,怒氣還是會爆發出來的。必須在真正了解空性後,才能夠稱之為「波羅密」,才能有智慧 到達彼岸。如果仔細思惟,我們會發現敵人有時對自己也是有幫助的,而親人有時也會傷害我們。所以說敵人與親人是不確定的。

說完了平等捨的部分,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別人傷害我、或利益我, 我們都把它看做是一樣的,那不是跟愚痴沒有什麼兩樣嗎?不是這樣子的,如果了解空性如夢幻般的見地,就會了解到一切眾生是平等的;但是如果對這點尚不了解 的話,可以觀想虛空一切眾生都像累世的母親一般。

接著我要介紹一下止貢噶舉吉天宋恭悲心修法的「因果口訣」。這個教 授的內容包括六因一果:第一因、觀想眾生如母(知母)。首先觀想自己的母親坐在前面,面貌就是我們現世的母親,但是同時也代表了所有累世的母親。接著思維 母親對於我們的恩德,包括生育、養育、護育、教育等四個恩德。不只是人類,動物界裡的母親對於其子女也有這些恩惠。母親為了照顧自己的小孩,會做種種自我 犧牲的行為、事業;當我們還是中陰身到處漂泊時,也是由於父母的和合因緣,讓我們有個可以寄託的身體。又經過十月辛苦懷胎將我們生下來。為了養育孩子,母 親必須經歷許多苦難,甚至會生起種種自私的惡念來積聚財寶,而不往下布施、不向上供養,這種種造作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小孩能夠生活的更好。這種動機雖然是黑 業,甚至會傷害到別人,卻都是為了養育孩子才做出的。當孩子較大時,她還要費心教導走路,吃飯、講話及種種應對進退的禮儀。從佛法角度來講,修習佛法所需 要的八有暇十圓滿,以及修學佛法的順緣也都是因為母親才有的。而今天修行菩提心又必須要以母親作為依止,如果沒有無量無邊如母般的對象,我們的修行就失去 了依止。首先我們要認識母親、意念母親的恩德,了解這一切如母的眾生都欲求快樂而造出種種的業,但是最後卻都是得痛苦的果報。我們觀想對面的母親也是一樣 想種安樂的因,但卻在不知不覺中種下痛苦的因,而得到病痛果報,如此我們自然而然就會升起悲心。這個悲心的體性是希望母親脫離痛苦;因過去的母親們對我們 均有同樣的恩德,我們也希望他們都能脫離痛苦,最後觀想到遍滿虛空的一切如母眾生都是這樣的,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知道母親。

第二因、憶念恩德(憶恩)。第三因、報恩。第四因、慈心思維。希望 一切如母眾生得樂,不僅是得現世樂而是證得佛果之樂。第五因、悲心思維。希望一切如母眾生,不僅是暫時脫離現世苦難,而是證得佛果,不再受輪迴之苦。第六 因、增上意樂。藉由增上意樂而希望他們能夠得到究竟的佛果。剛開始也許不容易體會,但是如果朝這個方向去持之以恆的做,慢慢地就會升起慈悲。這就像乾旱的 地方,下一點小雨的幫助不大,但是下雨的時間久了以後,才能解除這個乾旱。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到一個比喻:一棵苦樹,它的汁是苦的,所以剛放一點 糖並不會覺得甜,但是慢慢不斷的加糖進去,最後就會嚐到甘甜。我們以前的習氣很重,所以也要慢慢培養慈悲心,才能嚐到甘甜。比方在每念一個咒或六字大明咒 時,都是在為了遍滿虛空的眾生,以這樣的慈心、悲心來做,漸漸往菩提道上行。往菩提道上的關鍵就是要去掉我執。在台灣時,很多人喜歡接受咕魯咕列(作明佛 母)灌頂,因為這個灌頂的功德是會讓別人喜歡。但是要真正得到咕魯咕列灌頂,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具有菩提心。即使是這樣接受一百次咕魯咕列的灌頂,它的功德 可能還比不上修菩提心來的好。因為有了菩提心以後,別人自然就會喜歡你。

現在我們要解釋菩提心,它可以分成三個部份,第一是菩提心的體性, 第二是它的分別,第三是升起菩提心的方法。

菩提心的體性就是希望一切眾生遠離痛苦並且得到究竟的佛果,以自利 利他作為處世的態度。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要以菩提心發出。每天早上醒來時,觀想自己是從無明中醒過來了;看到晨曦時觀想得到了智慧的光明;進一步發願自己 今天所有行為都要能幫助一切眾生往佛果道路上前進;早上洗澡時觀想洗盡身上的污垢,而洗掉的污垢能布施給惡鬼道的眾生,同時因為這樣的因緣而助他們得到佛 果。打開門時觀想打開解脫之門,關門時觀想關上三惡道之門;上樓梯時觀想往解脫道路走,下樓梯則為了解脫三惡道眾生。吃飯不是為了自己外表,而是為了填飽 肚子裡的蟲,上廁所時也希望排出的廢物能幫助惡鬼道眾生成就佛果。

為什麼要這樣觀想呢?釋迦牟尼佛有位弟子具有神通,有次顯神通到惡 鬼道,看到有一婦人,四周綁著四個餓鬼。這個婦人有好的房子及吃的東西,但是卻不給那四個餓鬼吃。這個弟子於是拿東西給這四個餓鬼,結果這些食物不是變成 燒紅的鐵塊,就是尖利的刺針,都吃不下口。這個弟子覺得很奇怪,便問婦人是怎麼回事。婦人說其實她的悲心比這個弟子還大,但因從前有一個聖者到他們家,她 請自己的先生和三個小孩供養這位聖者,結果她先生說:「供養這個聖者,還不如給他燒紅的鐵塊。」而其他三個小孩也說了類似的話。她當時就說,如果善惡因果 不爽的話,她要眼見這樣的因果。由此緣故,雖然以她的善業足以使她上升天道,她卻仍降生餓鬼道與他們為伴。這婦人同時提到在人世間還有個女兒,屋裡還埋有 金子,請這位佛弟子轉告她女兒,將金子取出供養給聖者。

當這位弟子打算要離開惡鬼道的時候,又來了一位女鬼。她請求他上去 後把她的居於人世間的先生找回來,因為這對鬼夫婦的五百個子女都沒有東西吃。這位弟子回到人世間找到了她的先生,但是她先生說剛才有位出家人吐了口痰,一 大堆餓鬼都在搶,他只搶到了一點,根本不夠分給五百個小孩,所以得要留在這裡繼續的等。此一典故提醒修行人不論大小便都應該流露出悲心。

其次提到菩提心的分別,世俗菩提心的發心可以分為三種:一、國王發 心。自己先成佛後,則所做的事業自然可以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二、舟子發心。船夫和乘客一起到達彼岸,也就是說要和眾生一起成佛。三、牧羊者的發心。牧羊 者在後面驅趕羊隻先走,也就是希望眾生先成佛,自己再成佛,就像是文殊菩薩的發心一樣。不論哪種方式的發心都是不捨眾生,希望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得到佛 果。如此的發心聽起來雖然很簡單,但是在經典裡記載,下根器的人需要三十三無量大劫,中根器人要七大劫,上根人也要三大劫才能成佛。達賴喇嘛在台灣演講時 說,顯教經教說要三大阿增祇劫才能成佛,非常有道理;在密續裡雖說現世就可以解脫,但如果沒有真正明瞭其中的道理,而以為現在修行馬上就能成就,結果隔天 後還沒什麼感覺,若因此出現邪見,反而不好。

另外還有一種菩提心的分別方式,是以五道菩薩次第來講:在資糧道及 加行道時候的菩提心稱為信行發心,純粹只是世俗菩提心。菩薩初地到七地時,對勝義菩提發心略有了解,叫做增上清淨發心。經由這個階段中禪定的修持,在出定 時的後得智與我執日漸減少,障礙漸漸消除,所以稱為增上清淨發心。八地以上稱為成熟發心,因為從前在資糧道及加行道時所發的願,已經由於空性的證悟而得到 成就。到了第十地時稱為斷障發心,因為此時已經是要證得最後的真實成就(勝義菩提心)。在證得十地之前煩惱障已斷除,但是仍有細微的所知障,經過最後的斷 障發心,再加上密續的大光明灌頂,就可以得到究竟的佛果。經典裡提到如果沒有得到諸佛的灌頂,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成佛。煩惱障及所知障的意義繁多,因各教派 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說,在此無法詳細說明。

發起世俗菩提心的依止是由我們一般的分別妄想而升起的。之前提到過 緣眾生悲和法緣悲,是由對眾生的觀察開始,眾生因為無明愚痴的關係,不知如何種下安樂的因,所以我們希望他們能得到佛法的教授。而無緣大悲是指真正了解到 了空性。有些人問說如果沒有執著的話,怎麼升起悲心呢?我們現在因為有執著的關係,所以很難真正升起無我的悲心。當證悟到沒有執著之後,我們自然能夠體悟 到那種悲心,如今我們不過是慢慢培養自己朝那個方向去做罷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悲空雙運,密續修本尊是依悲空雙運的見地來化現,而所謂的魔鬼也是三毒所化 現出來的。如果在修忿怒本尊的時候,若是不了解悲空雙運的意義,而只是修一個忿怒相而已,就會跑到邪魔去了。就如同一把刀子,懂得用的人可以拿刀子來做 事,不懂得人拿刀子殺人,文殊菩薩拿刀子把智慧斬出來。所有佛法都是好的法門,主要是要適應眾生根器的不同而有不同修法。

何謂勝義菩提心?它是分別的妄念融入法界所顯現出來本來的智慧。

世俗菩提心又可分為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兩種。願菩提心是看到一個目 的而願意達成目的的菩提心。行菩提心則是為了要得到果位而去行動。世俗菩提心可由儀軌而升起,但是勝義菩提心是否可以藉著儀軌而升起,則有不同看法。這裡 先不對這些辯論多做說明,明天所要受的菩薩戒是依據吉天宋恭承襲帕摩竹巴所傳下來的菩薩戒儀軌,其中同時包括了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的內容。簡單的說, 世俗菩提心是發起救渡眾生的心願,因此是可以經由儀軌而產生,但是勝義菩提心指的是空性的證悟,必須經由禪定才能產生。所以就有許多是否也能藉由儀軌而獲 得的辯論。什麼是儀軌?儀軌是一種方法。雖然我們說勝義菩提心必須經由禪定才能產生,但是這個修行的開始還是需要方法,就比如禪宗棒喝可以讓人開悟,這個 棒喝也就像是一個儀軌。對利根的人而言,也許一棒子打下去就開悟了,但是對頓根的人而言卻未必有用。

行菩提心基本上是指行六度波羅密:一、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 三種。財施除了指金錢之外,布施給餓鬼道也是一種財施。布施時應當抱持不要希望得到回報的心態,不希求因布施而得到善果,同時希望布施的善果能夠迴向給所 有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果。更大的布施是「捨」,如佛陀前世捨身飼虎等本生故事。法施就是為眾生講解正確的佛法。無畏施是保護眾生、免除他們的恐懼。

二、持戒,分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是斷十惡、 行十善,從中可以再細分為種種別解脫戒律,如優婆塞、優婆夷等等。受戒的動機必須正確,比方說不是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才來受戒的。如果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解 脫而受戒的話,只是小乘動機;如果是為了眾生的解脫而受持戒律,才是大乘的動機。攝善法戒指的是為了修行種種善法而持戒。傳統上中觀派及唯識派對饒益有情 戒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按照中觀派的講法,寂天菩薩依據虛空藏經,提出了十八條戒律,包括國王五條,大臣五條,人民八條。詳細內容請參考岡波巴《解脫莊嚴寶 論》的說明。其中有一條提到不能對根器不足的人說空性,就好像沒有足夠福德資糧就要修大手印,大圓滿一樣,是不可以的。正如我之前講過的,空性就好像母 親,什麼都能出生,必須要悲空兩者雙運才不會走錯路。另外有一條戒是不能對大乘行人說光發心沒有用,應該去行小乘道,或是告訴小乘行人持戒無法成就,大乘 行人不需要戒律。由於自己的忌妒心而自讚毀他、為了自己名望而詆毀別人的過錯、用各種方法強迫他人供養、對提供供養的人說人家已經不需要供養了、對剛剛開 始修習止觀的人說這個法們太幼稚了等等,都是犯戒的事情。

無著菩薩對饒益有情的願菩提心戒,提出:1.不捨眾生,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條。也就是說縱然有些眾生傷害了我,我也不捨棄他 們。2.思維眾生對我們都有無比的恩德。3.要不斷積聚福德。4.斷除四黑法,成就四白法。(出於《寶積經》)。5.不捨遍智佛果。其中不捨眾生和不捨遍智佛果是最主要的,如果沒有的話,其他的 幾項也都無從生出。

三、忍辱,同樣可以分為三種:1.對他人加予自己的侵害都心無記掛的接受;2.對苦痛和折磨之忍耐,應觀察苦痛之自性而行堪忍;3.善思法要,以欣樂心來接受折辱及苦痛。

由於時間的關係,其他的部份請參考岡波巴大師全集的說明。

明天受了菩薩戒之後,各位就轉化成了菩薩。就戒律的意義而言,別解 脫戒就好像是個陶碗,破戒就像陶碗破了,很難再加以修補;而菩薩戒就如同是個銀器,如果凹陷了,還可以敲回原形。根據西藏傳統,受持菩薩戒之後,如果犯戒 的話,應該以持誦《三十五佛懺》,來作為自己懺罪的修法。